
获奖作者:陈欣雨
就读院校:东华大学
指导教师:朱达辉
皮影戏,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最鲜活、最生动的方式表现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与民族自信。《兰辞皮影梦》图案设计的灵感来源于传统非遗文化的皮影戏,以《木兰辞》“雄免脚扑朔,雌免眼迷离”的诗句作为设计核心,该设计通过对比木兰从军前后的人物形象,巧妙融合了非遗皮影文化与智能现代元素,如几何图形、精密齿轮以及飘逸的线条等,以此赞颂木兰勤劳善良、坚毅勇敢的品质,以及新时代女性所展现出的自我觉醒意识。画面中的战马,眼神充满决心与勇气,象征着木兰内心的坚韧与力量,预示她将勇敢地迎接未来的所有挑战。图案的双配色的设计,表现了木兰身份的转化。此图案可用于家纺和服饰等印花图案设计。
皮影戏中,影影绰绰地展现出鲜活、生动的生活日常以及蕴含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作者的设计让人体会到非遗皮影文化与工业文明结合的“新质之魅”。作品中的几何、齿轮与飘逸线条等图案,与其说是歌颂木兰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的精神,不如说是体现了新中国妇女的自我觉醒意识。
画面中的台阶、喜鹊、传动链条,还有那专注且充满决心与勇气的骑马姿势,在转述木兰决心与力量的同时,也表现了学生即将进入社会的身份转化,契合了时下莘莘学子即将进入社会、跃跃欲试、积极向上的作风与决心。
我们的设计偏爱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但大部分作者在对元素的采用上尊重有余但创新不足。本届大赛的主题是希望展现更多的“新质之魅”,即时尚的新质、精神的新质。在本件作品中,我们仍能看到直白的叙述以及直白的元素挪移。有具象,但不妨再多一些意念之象!
获奖作者:高宇尧
就读院校:青岛大学
指导教师:任雪玲
此设计以喀什地区的文化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当地独具特色的乐器元素,如手鼓、艾捷克、热瓦普等,通过风格化的图案装饰手法,精准地描绘出这些乐器的形态特征。同时,此设计还借鉴了建筑元素,将其巧妙地融入纹样设计中,使得整个作品既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又展现出现代审美的简洁与时尚。整体而言,此设计不仅体现了喀什地区丰富的文化底蕴,也展现了现代设计的创新与魅力。
喀什地区的乐器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作品以乐器为灵感的创意设计体现了民族与地域文化的“新质之魅”。此设计通过对代表性的热瓦普、艾捷克、多朗艾捷克等乐器的形状、纹理和装饰等元素进行提炼与运用,似云气般的纹样穿梭其间,揭示了喀什地区丰富的音乐文化传统,起到了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
喀什地区乐器图案色彩鲜艳,作者采用当下国际流行色“柔和桃(Peach Fuzz)”,这是一种介于粉色和橙色之间的色调。它将西部地区异域又热情的风貌以甜美轻快、令人内心平静的治愈系色彩呈现出来,也不断提示着人们:大美新疆方兴未艾!时尚设计责任担当,引领潮流。
从设计的高度来剖析,当下设计对传统题材及元素的运用,大部分还是停留在对元素提得多、炼得少的层面,本件作品也仍需在此方面继续加强。
获奖作者:李钟序
就读院校:吉林艺术学院
指导教师:李文旻
灵感来源于西汉时期错金银青铜器,其核心纹样为云雷纹。云雷纹,作为天地交汇、阴阳相融的象征,其“阴阳相济”之理念,孕育了矛盾的生成。在阴阳矛盾的推动下新故相除。西汉的云雷纹通过现代设计手法重新演绎,得以在现代审美中焕发新生,实现从“旧质”到“新质”的脱变。当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时,这种文化与艺术的交融迸发出独特的新生命力,这便是“新质之魅”的体现——即通过创新设计手法,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中得到新的诠释和延续。
作品从汉代金银错工艺中汲取灵感,将古老的艺术形式与现代图形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具有历史韵味又不失时代感的作品。
设计师选取汉代金银错青铜器上的几何云纹、动物纹等图案元素进行再创作,通过巧妙的布局设计,对传统设计元素加以融合与创新,形成具有“传承与创新”特征的图案,呈现出独特的形式美感。在色彩上,遵循典雅的古典风格,金色的运用展现出金银错的工艺特点,形成华丽且富有层次感的纹饰效果。
此外,作品充分考量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生活方式,削弱了青铜器本身文化属性带来的历史沉重感,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与表现形式,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自信。在注重文化传承的同时,彰显了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创新精神。
版面 | 汤圆
[来源:“海宁家纺杯”大赛]
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
众多行业要闻,敬请登录“中家纺”官网
http://www.hometex.org.cn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