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工艺表现奖|2025“海宁家纺杯”大赛获奖作品赏析(织物面料设计组)
2025-11-1929
获奖作者:王刘瑶 / 陈仕轩
就读院校:北京服装学院
指导教师:李秋宇 / 黄易
以红蓝碰撞的现代主义为设计灵感,汲取构成主义动态与平衡的美学精髓,让秩序与自由碰撞出视觉韵律,谱写充满张力的色彩交响。主图采用浮松组织作为结构,通过长浮线与平纹的交织,使织物表面呈现出波浪效果。材料选用16/2A的蓝色、宝蓝色、白色、红色纱线,其中腈纶具有羊毛般的柔软蓬松质感,给人温暖治愈之感。该设计可应用于服装与家纺领域:在服装方面,可用于衬衫、运动服等,其红蓝强色彩对比还适用于舞台服装;在家纺方面,则可用于抱枕、窗帘、桌布等。
该作品以极具学术深度的创作手法,实现了构成主义与纺织艺术的范式突破。设计师通过对几何元素的解构与重组,在二维平面中构建出多维度的视觉秩序:其将包豪斯学派严谨的理性框架与纺织媒介特有的柔性表达完美融合,创造出“凝固的动态美学”这一独特的艺术语言。
作品最令人称道之处在于其“织造的建筑性”表达。每个几何单元都经过精确计算,在保持构成主义纯粹性的同时,通过纺织工艺特有的材质表现力,让理性的构图焕发出感性的生命力。这种对现代主义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不仅展现了设计师对艺术史的深刻理解,更为纺织艺术的当代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方向。
《格物致知——民族系蜂巢条格
之功能性夜光纱线的
汽车座舱与服装应用案例》
获奖作者:张博阳 / 万菁菁
就读院校:北京服装学院
指导教师:王阳 / 李喆 / 黄易
主题灵感:源自城市交通与建筑的动态秩序。现代都市中,交通标识的线条、建筑立面的结构如同城市的“经纬线”,而黑、白、黄、蓝、红五色则赋予其独特的视觉语言与文化内涵。
色彩灵感:以红色呼应交通信号灯的警示功能与传统赤色的权威象征,黑色借鉴沥青路面与建筑钢结构的沉稳质感,白色提取自交通标线和现代建筑的极简立面,黄色取自道路分隔线与交通标志,蓝色则源于桥梁护栏与玻璃幕墙的科技感,同时暗含传统青色的延伸意象。五种色彩相互碰撞,既体现城市的功能性,又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组织设计方面,应用蜂巢组织、缎纹组织与变化平纹组织相结合的方式。
织物组织:蜂巢组织通过经纬纱线的浮长变化,形成立体凹凸的纹理;条格经纬纱排列则以横向与纵向线条交错,重现斑马线、车道分隔线的导向功能,以及建筑立面的韵律感。
材料应用:在织造中加入功能性夜光纱线,其适用于夜间物体显示与产品辨识,如交通工具、服装服饰等领域。该设计实现了美观与功能的兼顾。
服装应用:选用具有独特舒适透气特性的蜂巢组织,结合功能性材料“夜光纱线”,搭配民族系配色。在服装局部设计中融入夜光纱线的反光效果,既增强用户穿戴时的安全性,满足运动服装面料的功能需求,又体现面料设计的美感,同时还能增强服装与人体的互动与连结。
该作品以城市交通与建筑为灵感,将交通标识色彩融入民族系蜂巢条格,创意新颖且文化内涵丰富。功能性夜光纱线的运用,兼顾美观与实用,适配汽车座舱和服装场景,拓展设计应用边界。
组织设计上,蜂巢、缎纹与变化平纹组织结合,借经纬纱长短变化构建独特视觉,色彩搭配呼应主题,展现出扎实的工艺水平。从穿综、座椅效果到组织3D模拟,设计呈现完整,体现出了系统性思考。
若在夜光纱线与条格融合的细腻度,以及不同场景(座舱、服装)的差异化适配深化,作品会更具感染力,期待创作者后续的精彩迭代。
版面 | 汤圆
[来源:“海宁家纺杯”大赛]
识别二维码关注
众多行业要闻,敬请登录“中家纺”官网
http://www.hometex.org.cn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