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行业观察 | 从“衣被天下”到“织就生命”:愉悦家纺的转型之路
最新动态
行业观察 | 从“衣被天下”到“织就生命”:愉悦家纺的转型之路
2025-08-2832


在中国家纺行业的版图上,愉悦家纺的名字始终与“创新”紧密相连。这家位于山东滨州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传统家纺起家,如今却以“人工血管”等突破性成果,成为健康纺织领域的标杆。


从“纺织”到“医疗”,从“生活”到“生命”,愉悦家纺的转型之路,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自我革新,更是中国家纺行业向高附加值、高科技领域迈进的生动实践。


战略转型


从传统家纺到健康生态


愉悦家纺成立于2003年,最初以“大家纺”产业为核心,构建了从研发设计、原料种植加工、纺纱织布、印染整理、成品缝制到品牌销售和自营进出口的完整产业链。作为全球杰出的家纺用品供应商,愉悦是国内外200多家知名品牌的战略合作伙伴,其居家产品远销全球市场。2023年,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室认证,愉悦家纺品牌价值达到90.91亿元。


左图:绘睡蚕丝控温小冰被

右图:绘睡智控恒温速热水暖垫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消费需求的持续升级,愉悦家纺敏锐地意识到:传统纺织行业已经进入红海竞争阶段,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2017年,公司审时度势,正式进军“大健康”产业,提出了“大家纺”与“大健康”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


愉悦大健康产业鸟瞰图


“纺织行业是一辈子,几辈子也干不完的事业。”愉悦家纺创始人、董事长刘曰兴经常这样告诫团队。在他看来,纺织产业与健康产业的融合将创造无限可能。此后,公司立足“纺织行业里最懂健康的,健康行业里纺织做的最好的”这一差异化定位,开始系统布局健康纺织产业。在战略转型过程中,愉悦构建起以医康养和研教产两大联合体为核心,医疗、研创、制造、康养、文旅、健康职教、健康材料等多元板块相互支撑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建成了滨州欣悦康复医院、映寿滙医康养联合体、万物生颐养花园等实体项目,形成了完整的健康产业生态。


突破创新


人工血管的研发攻坚战


在愉悦家纺众多健康纺织创新项目中,“人工血管”的研发最具代表性,也最能体现愉悦家纺的转型决心和技术实力。


愉悦集团研发的人造血管(样品)


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然而,国内大血管产品长期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且供应受限导致部分患者“无血管可用”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为了解决进口产品替代问题,打破技术“卡脖子”的现状,2020年,愉悦集团开启了人工血管的研发。


“我们的研发始于一次特殊的‘命题作文’。”欣悦健康人工血管研发工程师刘玉杰回忆道,2020年,滨医附院的一位资深心脏大血管外科教授提出了“织血管”构想,希望借助企业在纺织和健康产业的双重优势,研发国产人工血管。


人工血管的研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纺织、材料、化学、机械、生物、医学等多个学科。研发团队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材料选择。“寻找合适的材料如同大海捞针,更像一场极限挑战。”刘玉杰回忆道。经过反复试验对比,团队最终选定涤纶作为基材,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


董事长刘曰兴向山东省委书记林武介绍公司科技创新情况


更大的挑战在于设备改造。由于国外技术封锁,市场上没有现成的生产设备。经过无数次“改造-试织-反馈”的循环,研发团队创造性地改造了一台特殊织机,研制出能够生产高密度人工血管的1.0版织机。


涂层技术是另一个关键突破点。为了使人工血管具有抗渗透性和生物相容性,团队尝试了多种涂层方案。从聚氨酯到胶原蛋白,再到自主研发的生物涂层,经过数百次试验,终于找到了理想的解决方案。在涂层研发过程中,团队成员经常需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通风橱内操作腐蚀性试剂,展现了惊人的毅力。


经过持续攻坚,目前愉悦人工血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项,顺利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预计能在2027年上市。“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临床试验将近200例,从患者术后随访来看,我们的产品防渗血效果和防脱散效果非常优异。”刘玉杰自豪的表示,“愉悦人工血管实现了百分百的国产化,上市后的价格预计比进口产品降低50%。”


创新体系


科技与文化双轮驱动


愉悦家纺能够在健康纺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得益于其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独特的企业文化。


在研发投入方面,公司始终保持高强度。近年来,愉悦每年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4%左右,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建成了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CNAS认可实验室、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医疗健康纺织材料重点实验室等10大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


愉悦首席科学家、青岛大学教授房宽峻与青年工程师们研究课题


在人才建设上,愉悦家纺在2017年就成立了企业科学技术协会,发展科技会员700余人,形成了“内脑”+“外脑”的创新模式。公司还特别注重产学研合作,与东华大学、青岛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高校和医疗机构建立了紧密的研发合作关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愉悦家纺研发团队的“登山文化”。在人工血管项目中,团队将研发过程形象地比喻为“翻越三座大山”:第一座是“造血管”,解决基材和织造问题;第二座是“造涂层”,攻克防渗血难题;第三座是“做检测”,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这种将艰巨任务具象化的文化表达,极大地鼓舞了团队士气。


刘玉杰(左一)


“一个人登不上的大山,一群人可以。”刘玉杰在分享研发经历时这样总结。在人工血管项目中,除了核心研发团队外,公司内部还有数十个部门、数百人参与其中,形成了强大的协同创新网络。


产业布局


构建健康纺织生态圈


人工血管的成功研发只是愉悦家纺健康纺织版图的一部分。近年来,公司通过持续创新,已经构建起多元化的健康纺织产品体系。


在医疗健康领域,除了人工血管外,公司还研发了体外人工胰腺数字疗法,为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开发了针对帕金森患者的智能激光鞋,帮助改善步态冻结症状。


“万医生”健康管理系统


在主动健康领域,愉悦打造的“万医生”主动健康管理服务以“三师共管” 模式为核心,整合专科医师、保健医师、数字医师资源,依托全周期健康管理平台、智能设备与 AI技术,构建院前预防、院中诊疗、院后康复的全周期体系。其中“数字医师”作为智能引擎,依托AI和海量医学知识库提供7x24小时健康数据分析与预警;专科医师与保健医师提供专业指导,三者协同形成健康守护闭环。该模式将健康管理从 “碎片化”推向“系统化”,改变传统被动医疗观念,让主动健康理念落地生根。


在新材料领域,公司创新研发的纳米纤维膜材料,凭借高阻隔性和高透气性的完美结合,曾应用于北京冬奥会运动健儿的健康防护工作,目前又拓展应用到空气净化、生物制药等多元场景;开发的纳米碳素远红外纤维新材料,集导电、远红外线发射、保暖和抗菌于一体,市场潜力达千亿元。


工作人员展示愉悦家纺研发的暖红外发热新材料


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愉悦家纺的健康产品在产品结构中的比重已经达到50%以上,实现了主营业务的转型升级。愉悦也从传统的家纺制造商,真正转型为健康生活解决方案提供商。


未来展望


健康纺织的无限可能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愉悦家纺正在规划更宏伟的蓝图。公司计划进一步加大在健康纺织领域的投入,重点布局三个方向:


一是深化医疗纺织研发。以人工血管为突破口,向更多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拓展,如人工心脏瓣膜、可吸收缝合线等,打造完整的医疗纺织产品线。


二是拓展智能健康应用。加强与华为、腾讯、小米等科技企业的合作,推动纺织产品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开发更多智能化健康监测和干预产品。


三是完善健康服务体系。依托现有的医疗康养设施,构建“产品+服务”的健康管理模式,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解决方案。


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过去我们靠创新实现了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能用上愉悦的产品。未来,我们还将通过创新引领为人类的美好生活献出愉悦的一份力量。”刘曰兴董事长的话,道出了愉悦家纺的发展愿景。


从传统家纺到健康纺织,愉悦家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转型之路。这条路上,有战略眼光的指引,有技术攻坚的艰辛,更有创新突破的喜悦。人工血管的研发故事,正是这种转型精神的最佳诠释。


在中国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愉悦家纺的实践表明:传统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和跨界融合,完全可以焕发新的生机。这种转型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更创造了更大的社会价值。


正如刘曰兴所说:"纺织是个永恒不衰的产业。"当纺织技术与生命科学相遇,当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这个古老的行业正在书写新的传奇。愉悦家纺的转型之路,为中国纺织企业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行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愉悦家纺将继续以创新为动力,以健康为使命,在“经纬之间”织就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支由传统与创新共同谱写的“时代之舞”,必将越来越精彩。



编辑、版面 | 田田

[来源:愉悦家纺]





《家纺时代》

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刊

《家纺时代》2025年6月刊电子版全新上线!

长按二维码观看本期杂志


电子杂志



在线阅读


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平台

中家纺视频号

众多行业要闻,敬请登录“中家纺”官网
http://www.hometex.org.cn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